从现在的情况看,那未知之人所属的修行流派。
  基本上都是通过观想水天图,心神沉浸到水天图画世界。
  心神寄托在山寺之中的劲松上,观摩那名为亚圣朽木宰之人,所作的水行真义图化变演绎的水元道韵。
  让凡心藉此沾染水元至理,洗练心神,铸就道心。
  进而获得感应水属元气以及其他元气,体察灵机的能力。
  虽然关于水天图,图画世界中的那一僧一道,以及水行真义,仍然还有太多的事情,姜典没有搞清楚。
  但通过此次观想,毫无疑问已经让他初步完成了所谓铸就道心,感应元气,体察灵机的修行。
  这也证明,得自那缕记忆中的水天炼气法,在水蓝星所在的这处宇宙星空中,可以修行成功。
  这也意味着,水蓝星东夏本土曾经流传的那些修仙练道的法门,很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。
  荀鸣鹤此前尝试过的诸多修行法门中,说不定就有能够练出名堂的真法,尤其是他着重提到的那篇开天目的法门。
  只是,眼下虽然证明了水天炼气法可以修行。
  可姜典想将其传授给众人,让他们修行成功,恐怕非是易事。
  原因之一,是这门真法从至虚阳神法脉中,借鉴的观想存神,见微知着,炼心筑基的路数,难度实在太大。
  如果没有那缕记忆作为指引,不借助水天图,姜典纯靠自己,修行此法成功筑基的概率,也是微乎其微。
  原因之二,则是水天图,目前只存在于他的记忆之中。
  如果没有现成的,可供他人观想的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水天图,即使其他人将修行炼心筑基之法的其他关节准备充分,恐怕也无济于事。
  而且就姜典结合适才观想修行的体验猜测,那幅水天图,画工虽然简单,但画中一切,极有很可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。
  而目睹此事的,很可能就是他沉入图画世界,心神寄托其上的那株可能已经启灵生智,成了精的劲松。
  就不知道,那株劲松,与未知之人这一派修行传承之间,到底又是什么关系。
  如果他这猜测有那么几分贴近真相,那水天图就绝不是一幅山水画作那么简单,其上一定还有姜典目前所不知道隐秘。
  这也意味着,即使姜典能够将水天图画中的内容还原出来,其他人观想此图,心神恐怕也无法真正进入图中世界,观摩潜藏其中的水行真义,进而铸就道心,感应元气,体察灵机。
  除非姜典修行到了引气入体的高深阶段,将周天窍穴尽数开辟为神元气海,魂魄茁壮,培育出了神识。
  只有功行达到触及魂魄神识的高深层次,才可从自身记忆入手,尝试在现实世界制作还原一幅真正的水天图。
  不过这些都还是后话,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多想也是无益。
  如今既然铸就道心,能够感应元气,体察灵机。
  那下一步的修行,就是在观想中,于檀中穴虚空辟开混沌,开辟绛宫金阙作为炼气藏气之俯。
  只要辟开绛宫金阙,便可采摄天罡青云气和地煞水元气入金阙,混同水天灵机,炼就水云法力。
  想到这里,姜典决定趁热打铁,尝试更进一步。
  他旋即闭目凝神静心,循着那未知之人的记忆指导,再次开始修行。
  想要在观想中,与檀中穴虚空,开辟出作为炼气藏气的绛宫金阙。
  修行者,必须熟悉人身之中奇经八脉,周天正穴的准确位置,并能摒弃自身五感干扰,于纯然如一的定境之中,准确感知锁定其所在。
  这一步的功夫,通常被称作内观。
  也是炼己筑基这第一个大阶段修行中,必须要达成的一个基础硬性要求。
  当然,这一步的功夫,只是最基础的,最容易的。
  入门修行之人,只要能初步拿住心猿,降服意马,收摄杂念入得定境,再加上熟记奇经八脉,周天正穴的所有位置,基本上就能做到内观己身。
  如果心都静不下来,奇经八脉,周天正穴的位置都记不住,连内观都做不到,大抵也是资质驽钝,悟性拙笨,不堪造就之辈。
  这样的人,想要仰赖水天炼气法的修行路数,修功证果,超脱生死,基本上就属于痴心妄想,还是尽早放弃,另寻他法的好。
  也免得蹉跎岁月,虚度年华。
  不过,这事对姜典而言,并不困难。
  自从觉醒自性之风以来,他已数次主动摒弃血肉躯体五感对自身思维意志的影响,进入种种不同的心境。
  真要说起来,他化散成风,沉入空寂,感知观察第三重世界面貌的状态,显然要比这种收摄杂念,初入定境,内观己身的境界,更加的高深。
  至于奇经八脉与周天正穴的位置,虽然姜典此前所知寥寥。
  可通过先前吸收汲取未知之人的那一缕记忆,已经补足他这部分认知缺陷。
  现在的他对此二者的熟悉程度,说是铭心刻骨都不为过。
  也正因此,沉入纯然如一的定境之中,观想不过片刻,姜典就感知到了隐藏在自身血肉形体之中的经络窍穴系统。
  这种感觉极为奇妙,纯然如一的空无定境之中,周天正穴缓缓浮现出来,通过奇经八脉互相勾连。
  如同寂静广袤的宇宙中,闪烁光芒的迢迢星河,点点繁星,如梦似幻。
  细看之下,二者之间,共同构成了一套严密精巧的三维立体人形框架。
  而在这套经脉窍穴构筑而成的人形架构上,有三个窍穴的位置,相比其他窍穴更加明亮些许。
  观其位置,正是上中下三座丹田所在。
  而位于这套三维立体人形框架黄金分割点位上的中丹田,正是居中藏气的檀中穴。